近日,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旭、张东辉、方维海以及南京大学谢代前教授现身常山县第一中学,与一中学子分享科学知识,为孩子们答疑解惑,激励他们刻苦学习,立志成为中国科学领域人才。
常山县第一中学创建于1944年,原名“常山县立初级中学”,1972年改为“常山县第一中学”,学校位于常山县紫港街道文峰东路,按照省一级特色示范高中建设标准规划设计,总投资约3.9亿元,占地228亩,常山一中现有班级42个,在校学生1902人。在职在编教师199人,其中省教坛新秀2人,市级名师6人,市级学科带头人7人,市教坛新秀7人。学校各类教育教学、生活设施一应俱全,为师生创建了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。
常山县第一中学校长琚哲明表示:我们学校始终坚持“一切为学生的生命成长服务”的办学理念,紧紧围绕“以生为本、育人为先”的教育思想,以“塑造人格、启迪心智、成就未来”为办学追求,不断培养“品行敦厚、学养扎实、身心和谐、个性鲜明、勇于创新的高素质、有潜力的现代公民”,促进学生全面、可持续发展。
学校本着向课堂教学要质量,向教学研究要增量的目标,根据不同学科特点,以学生为主体,规划设计并有序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学科周活动,比如数学解题说题比赛,需要学生进行做题、备课、说题。
常山县第一中学学生储香情说道:“通过这种解题说题的数学周活动,帮助我增长了自信,锻炼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,同时在说题的过程中,我发现了自身在思维上的问题以及一些表达上的障碍,以前有些思路在自己脑中是清晰的,但说出来就变得模糊,通过这次活动,我已经能较为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路,在这次活动的备课过程中,我通过深入思考多种解题方法,锻炼了自身的思维,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”
常山县第一中学校长琚哲明提到:近年来,学校紧扣“五育并举、多元发展”办学宗旨,注重学科教育与科技培育相结合,锐意进取、勇于创新,不断开拓学校“科技高中”的办学特色,有力促进了学生素养提升和学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。
近年来,学校在“县中崛起”好政策扶持下,在上级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,全体师生抢抓机遇、凝心聚力、奋发进取,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,家长满意度不断提高,呈现出积极向上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。并先后荣获“浙江省现代化学校”、“浙江省一校一品特色示范学校”、“高中化学学科基地”、“浙江省院士科普基地”等荣誉,初具“县中崛起”教育发展的新样板。
常山县第一中学校长琚哲明强调:2023年9月学校获评“浙江省第二批院士基地”,借此契机,我们重点将从三个方面大力推进科普进校园活动。一是以梦想引领前行,我们依靠梦想的力量引领学生心灵成长。不断完善了梦想德育课程体系,用梦想课程丰厚学生的心灵,树立信心,激发动力。二是以科技驱动发展,我们依靠“院士科学家进校园”的好机会,邀请院士、专家走进学生、走进课堂,给孩子们从科普到学科学习的指导。让学生接受科学知识的熏陶、领略科学家精神的力量,从而促进学生在学习品质上获得长足的发展。三是以多元培育提质,我们将注重创新人才培养的多种方式,加强科竞赛、科技研学、多元升学等途径,力争让每位学生在一中校园都能实现自己的梦想。
浙江新时空发布浙江新闻频道1月20日播出,本文内容为初稿样片整理版,供参考。以最终电视台播出版本为准。
责编:方悦 宋一帆 孙芳芳 周涛 陈朋利
编导:李松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