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年大计,教育为本,教育关系着国家、民族未来的发展,尤其基础教育,是学生成长路上的黄金时期。本期节目,一起走进荣获了“2020年清远市科学教育示范学校”荣誉称号的英德市第一小学。
英德市第一小学是一所有着悠久历史的老牌学校,创办于清末1804年,初期校名为会英书院,1994年更名为“英德市第一小学”,2016年扩建成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。扩建后,学校校园环境优美,教育设备完善先进,现有49个教学班,在校生2682人。
学校以“齐贤”教育为教育品牌特色,以“亲近圣贤、培养公民”为办学理念,以培养具有“生活积极、心灵虔敬、德行善美、学养扎实、能力精干”等核心素养的学生为目标,通过开展一系列的特色课程,促进学生全面发展。
齐贤教育是该校主打的教育品牌特色。为了让“齐贤教育”在学校生根发芽,学校通过构建德育、课程、课堂、教师成长、家校共育、环境文化、制度建设七个平台去推动实施校园文化建设,让“齐贤教育”在该校开花结果。
英德市第一小学德安处主任龚勇全说道:“我校德育以时间为线索,以活动为主体,分阶段推进。小学低年级阶段以养成教育为主,小学高年级阶段以爱心教育为核心,初中阶段主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。通过德育教育,让我们的学生生活积极、心灵虔敬、德行善美、学养扎实、能力精干。”
除了从源头上做好德育教育,学校还通过开展读书节、科技节、体育节、艺术节等一系列的文化节,让师生展示特长,交流感情,培养学生阳光自信的性情。
英德市第一小学学生李恬说道:“我们学校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,其中我最喜欢的是读书节,因为阅读能让我更学会思考,了解世界,阅读能让我们思接千古视通四海,与智者交谈,我们应该在每一天里享受阅读带来的进步和乐趣。”
在构建课程建设工程方面,学校以国家课程为基石,以校本课程为特色,构建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互为补充,经典课程与社团课程相得益彰,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课程体系。课程体系包括圣贤研学社校本课程、国学经典校本课程、社团校本课程。其中,社团校本课程琳琅满目,有机器人、竖笛、书法、山水画、舞蹈、篮球、骨架泥塑、朗读者等等,倍受学生喜爱。
英德市第一小学学生李美霖说道:“在学校众多社团中,我最喜欢的是机器人创客社团,因为我们在机器人创客社团中能充分结合各领域知识,开动脑筋,将想象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充分结合起来,得到能力上的提高,同时我觉得这也是一个展现我们才能的一个非常好的平台。”
在构建课堂建设工程方面,学校注重合作发散思维习惯的培养,创新构建了“自主研学课堂”,形成了突出求真至理,非穷尽而不休的课堂精神,倍受学生喜爱,家长认可。
英德市第一小学副校长张文冲表示:自主研学课堂是我们学校的主要的课堂教学模式,它以问题研学为抓手,以导学案为载体,以小组合作、师生互动为主要形式,凸显了求真至理非穷尽而不休的目的,教师在课堂上主要以学生为本,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以及小组合作探究。通过对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评价,激发学生的兴趣,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上来,学生在课堂上通过与同学之间的互动,与老师之间的互动,大胆的质疑,大胆的展示,相互的补充,在老师的点拨下,对所学的知识有了更清晰的认识,从而达到互相提高、共同进步的效果。
学生的教育除了学校的努力,也离不开家长的努力。为了给予孩子更好、更全面的教育,学校通过教师、家长齐参与的方式,实现全方位、全时空的家校一体化教育。
家长周玉色认为:我认为家校一体化教育就是家校携手共育孩子美好的明天,通过有效合理的途径达到家校共育的目的。我作为家委会的一员,能充分了解学校的管理和教育方法,能让我更好地配合学校和老师的工作,还有每年每个学期举办的家长会,在这个过程中,我能充分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各种表现,有利于我完善日后对孩子的教育的方式和方法。
在全校师生的不懈努力下,齐贤教育结出累累硕果。在教师专业能力竞赛中,该校多位老师荣获省级、市级、县级奖项。在广东省中小学电脑制作机器人竞赛、创意机器人大赛等省级赛事中荣获一等奖,在清远市首届初中英语技能网络大赛、清远市中华经典诵读比赛等市级比赛中屡获殊荣。
未来,英德一小将继续围绕“齐贤”二字,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以“立德树人”为目标,用笔尖耕耘桃李地,用墨水浇开智慧花。
本节目于6月12日在广东经济科教频道播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