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在我国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进程中,广州市白云区深入贯彻生态文明思想,全力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,推动水环境治理不断取得新成效。
11月19日,据广州白云区政府消息,截至目前,白云区纳入国家城市黑臭水体监管平台的39条河涌已全部消除黑臭实现“长制久清”,国家和省水质考核断面全部达标。鸦岗断面、石井河口断面氨氮污染物指标较2017年同期分别下降约80%、90%,流溪河各支流氨氮污染物排放总量降低到2013kg/d,较2017年同期9986kg/d大幅削减约80%。白云区更被评为2019年河长制湖长制工作推进力度大、河湖管理保护成效明显的十个县区之一,被国务院通报予以督查激励。
“石井河上白鹭飞,桃花流水鳜鱼肥”景象重现石井河。石井河过去曾重度污染,被戏称“蘸水可作墨”,是治理的“硬钉子”,在全面推行河长制后,通过科学综合治理,今年水质已提升至四类,河涌生态得到恢复,成群白鹭被河里的鱼虾吸引而来觅食、嬉戏。白云区沙坑涌、白海面涌等一批过去曾经污染严重的黑臭河涌水质持续向好,水清岸绿,生机盎然。
白云区以河长制为抓手,落实“党政同责、一岗双责”发挥河长领治作用,发布10道区总河长令,各级河长冲锋在前奋战一线。累计17万2千人次巡河,行程31万多公里,凝聚治水强大合力。
白云区坚持科学施策、精准治理,坚持“控源、截污、清淤、调水、管理”多措并举下大功夫。近三年累计拆除涉水违建7363宗,清拆面积逾350万平方米,主要河涌两岸全贯通。持续“四洗”“五清”行动(洗楼、洗管、洗井、洗河),清理整顿“散乱污”场所4.29万余家。全面推进排水单元达标创建,推进合流暗渠整治。全区161个城中村、农村截污纳管实现全覆盖,建成污水管网超1万公里,全区污水总处理能力提升至158万吨/天,三年分别增长约6倍和3倍。
随着河涌的治理取得初步成效,白云区进一步在提升河涌整体环境上下功夫,全区已建成170多公里沿河碧道,打造融合人文、休闲、健身多功能的河涌景观带,不断增强市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。
“十三五”收官在即,“十四五”又将起航,白云区将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、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,把白云建设成为广州最好、最强、最有活力的区之一,为广州加快实现老城市、新活力,以“四个出新出彩”引领各项工作全面出新出彩,在全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、创造新的辉煌中勇当排头兵作出白云贡献!
本节目于4月17日在广东经济科教频道播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