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通社广通社

有公信力的企业资讯

德清县垃圾分类有亮点 模式创新走前列

为助推垃圾分类工作,切实改善人居环境,德清县在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的基础上,从模式选择、智能服务、宣传引导、收运处置各环节关键点着手,完善垃圾治理体系,提升垃圾分类意识,着力打响生活垃圾分类处理“德清品牌”。

体系建设与方法创新

德清县坚持以加强居民源头分类,提高知晓率、参与率与投放准确率为目标,积极探索、锐意创新,逐步完善城乡垃圾分类工作体系,推进城乡垃圾分类工作再上新台阶。

创新推出居民小区“撤桶并点+定时定点”模式。按照“先易后难、试点先行、以点带面”原则,统筹推进新模式全面、有序铺开。3月17日起,以县城区欣宋嘉园等31个条件成熟、基础较好的小区作为首批试点,逐步铺开,截至目前,已有164个居民小区实施新模式。新模式实施后,源头投放精准率大幅提升,环比增长近两倍。以欣宋嘉园为例,实行新模式后,户均易腐垃圾投放量由每日0.39公斤增长至1.15公斤。此外,居民小区“软环境”得到显著提升,小区内大量分散式分类桶,合并成了数量较少的垃圾定时投放点,小区整洁度显著提高。小区原垃圾投放区域通过资源整合再利用,改造成花箱、休息椅、非机动停车位、绿化等,美化小区环境的同时提高居民生活舒适度。

莫干山镇打造“互联网+可回收物回购”新模式。该模式联合APP'莫干山清宝宝',通过“线上回收平台+上门回收”,推动可回收物回收的线上线下融合,使居民的投放方式更加便捷,同时向居民、商超、单位开展垃圾分类可回收物回收宣传工作,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和积极性。目前共配备18辆统一标识环保车辆,20名统一服装收运人员,对玻璃制品、旧衣物、废旧电器、塑料、金属、纸张6大类进行回收。村民只需通过手机点击“清宝宝”微信小程序实现“订单式”上门回收,有效实现对可回收物的前端收集一站式、中端统一运输、末端集中处理的“互联网+可回收物回收”新模式。

率先建成“大件垃圾+园林垃圾+建筑垃圾”大型处置中心。为进一步提升垃圾无害化与资源化利用水平,德清县建成全市首座“大件垃圾+园林垃圾+建筑垃圾”大型处置中心。该处置中心位于雷甸镇解放村,占地面积20亩,于2020年9月底正式投入使用,实现了三大类垃圾处置高效化、资源化、规范化三提升,预计建筑垃圾年处理达55万吨,大件垃圾及园林垃圾年处理15万吨。同时制定《德清县大件垃圾、园林垃圾、建筑垃圾(含装修垃圾)收集运输处置管理办法》并已发文实施,高效推进收运体系建设、末端处置工作、监管留证工作、监督考核工作等各项工作开展,逐步形成三类垃圾收集运输处置全流程长效化管理机制。

产业支撑与校地合作

德清县致力于发展地理信息、通航智造、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,在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市排名位列第35位,并成功举办首届联合国世界地理信息大会,为实现“传统+科技”垃圾分类智慧化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。同时深化校地合作平台,充分利用和发挥高等院校人才资源优势,实现产业发展支撑、大学智库提升、创业创新促进垃圾分类工作体质提升。

搭建生活垃圾智能监管平台实现智慧管理。通过地理信息等现代信息技术,运用县级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,开发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智能管理系统,对全县13个镇街的141个行政村、169个小区、14万余户居民的生活垃圾分类实现科学管理。目前,全县易腐垃圾、其他垃圾、可回收物、有害垃圾的分类数据已实现精准到户、实时更新。在此基础上,大件垃圾、建筑垃圾、园林垃圾视频监控数据已接入智能监管平台,管理者可通过平台实时查看某镇街、行政村或者某户当天的生活垃圾分类的参与率、正确率和易腐垃圾产生量,同时可以直接读取每户的分类情况、分类图片和分类积分,全面深化4+3+N”体系建设,实现全种类、全领域、全流程智能监管。

德清“铛铛车”与数字“云”碰撞出垃圾分类新模式。为推进德清县生活垃圾分类工作,提高沿街商户分类投放效率,中心城区在“撤桶并点+巡回收集”模式基础上,实现垃圾收运车智能化再升级,打造德清县沿街商铺数字化音乐线。依托全国北斗增强系统“一张网”,对43辆“铛铛车”实时高精度定位,并获取车辆行驶轨迹,沿街商户只需打开微信中的“我德清”小程序,搜索“在线铛铛车”,就可查询所有“铛铛车”具体位置,以及周边“铛铛车”数量,提前做好投放准备,有效解决了撤桶后投放点位距离远,投放车辆无法预测而错过投放时间等问题,同时大大提高了沿街商户垃圾投放效率。目前德清县县城区沿街商铺的垃圾分类参与率达100%,投放准确率提高至85%以上。

康乾街道与浙工大合作共建垃圾分类产学研实践基地。为进一步深化校地合作,在康乾街道成立浙江工业大学垃圾分类产学研实践基地,共同研究康乾街道生活垃圾智慧分类模式,推广 “智分类、云回收、源处理、循利用”的生活垃圾智慧分类运营管理体系。充分发挥生物工程学科专业优势,探索垃圾无害化处理、易腐垃圾不出小区再生利用等新技术,以“理论研究+实践推广”的形式,切实解决垃圾分类管理中的实际问题,促进垃圾分类工作开展更具专业性、有效性、可行性。

金融支持与信用培育

德清县坚持垃圾分类“全域覆盖,共同发展”原则,锚定“分类参与及精准率双提升”目标,立足城乡发展实际,以“普惠”为切入点,引进银行等金融单位的支持作用,推出“垃圾分类小微贷款”、“生态绿币”、“生态房劵”项目,突破单一传统的以政府为主导的激励方式,以“多路径”经济手段给予正向激励引导,推实垃圾分类绿色生活习性在德清的生动实践。

全省首创“垃圾分类小微贷款”推动城区商户垃圾分类。县综合行政执法局、县金融办、县农商银行和湖州银行德清支行共同推出“绿色分类小微贷”活动。聚焦“个体工商户”这一垃圾分类大户群体,将垃圾分类与个体经济实体信贷业务相结合,既正向激励个体工商户参与垃圾分类,又帮助解决资金短缺问题。个体工商户仅需要通过手机扫描“垃圾分类小微贷款”二维码,根据提示即可完成填写资料和提交申请。属地镇(街道)垃圾分类办根据个体工商户日常垃圾分类情况确定ABC三档评级,并通过日常抽查实施动态调级,对分类懈怠的商户要求整改,下调评级,对分类较好的商户将维持或上调评级。评级结果确定后,合作银行依照垃圾分类评级确定小微主体信贷支持力度,并给予专项利率优惠。截止目前,已累计发放贷款58笔,金额达3993万元。

下渚湖街道推行“生态绿币”激励机制。该街道为激励村民养成绿色的生活方式,推行“生态绿币”奖励机制。根据村民分类情况给予相应垃圾分类积分,村民通过分类积分兑换生态绿币,合作银行根据申请人“生态绿币”数量,提供相应免担保低利率贷款服务,截至目前,该模式已惠及村户400余家,优惠放贷9200万元,村民垃圾分类参与率已达100 %,不仅激发村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热情,也为有心实现乡村振兴的小微企业提供了有效资金渠道,实现“双绿共赢”局面。

莫干山镇结合民宿产业推出“生态房劵”莫干山镇创新推出垃圾分类“一券三享”模式,镇域内的民宿可通过“生态房券”的形式,置换全年垃圾分类投放、收集、运输和处置费用,房券经线上平台销售、资源置换等方式产生收益。目前,庙前村共有39家民宿451个房间,按照民宿每年1个房间用1张房券置换垃圾清运的标准,参照各家民宿的房价均价,核算出的置换房券总价值达到363120元/年。此外,吸引的客流量充分带动餐饮、农产品等销售收入,为村集体经济效益的增加带来了更多渠道。“生态房券”模式的推行,创造了远大于363120元/年的价值,不仅平衡了村垃圾清运的成本支出,还化解了民宿推广经费难题,打造出独具德清特色的旅游品牌。

声明:以上内容包含图片来源于网络,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。如若侵权请尽快与广通社联系,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。联系邮箱smgstv@foxmail.com

转载请注明来源:广通社 » 德清县垃圾分类有亮点 模式创新走前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