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从我国发生的多起通航事故调查中发现,绝大多数涉事航空器没有安装记录器设备,给不安全事件调查和通航的安全运营带来很大困难。此外,国际民航组织最新修订的附件六《航空器运营》中也建议通航固定翼及旋翼航空器加装小型记录器。因此,通航企事业单位在航空器上加装通航综合数据记录器,对于保障通航安全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。
航科院(北京)科技发展有限公司
通航综合数据记录器(以下简称GAIDR)是由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及航科院(北京)科技发展有限公司(简称“航科公司”)研发,在GAIDR产品关键芯片断供的情况下,航科公司锐意创新,成功实现了航姿模块等组件的国产自主可控,解决了机载设备核心元件的“卡脖子”问题,为多起通航不安全事件调查提供了重要依据。
通航综合数据记录器是一款具有语音、视频和飞行数据记录采集功能,并且内置防护性数据记录模块的机载电子设备,其配套软件具有强大的飞行数据分析显示和三维回放等功能,为事故调查、飞行训练评估、安全监察和飞行品质监控提供数据支撑,被称为通用航空飞机的“黑匣子”。
自2016年10月由航科公司正式向民航华北管理局递交CTSOA申请书以来,经过局方的严格审定,分别通过了工程资料评审、试验验证和质量体系评审,于2017年6月6日获颁技术标准规定项目批准书(CTSOA),是国内唯一按照民航CTSO-197标准取得适航认证的产品。
通航综合数据记录器包括三个模块:音频/视频模块用于获取驾驶舱语音和视频信息;飞行参数模块记录飞机飞行高度、速度、加速度、俯仰角、横滚角、航向、经纬度等数据;存储模块确保记录飞机在最后飞行阶段的关键数据,具有适坠与防火性能。它能采集驾驶舱视频、主副驾耳机音频、飞行姿态和GPS数据等飞行参数,采集的数据被同时存储在SD卡和防护性数据记录模块中。该产品的配套软件可实现音视频回放、对飞行数据进行仿真回放等功能。
一、音频视频模块
支持接入1路或多路IPC摄像头,可以对驾驶舱以及仪表盘进行摄录。支持3路独立音频输入,可以用于主副驾耳机等通道的语音采集。摄像头体积小、重量轻,便于安装,短焦大视场镜头特别适用于驾驶舱小物距场景,还能根据环境光强自动切换红外夜视功能。
二、飞行参数模块
内置精密陀螺仪、加速度计、磁力计和GPS/GNSS接收器件,可采集航空器的航向角、俯仰角、滚转角、三轴角速率、三轴加速度,以及时间、高度、地速、经纬度等飞行参数。嵌入式软件采用卡尔曼滤波对各传感器数据进行融合,最终将惯导数据、气压数据、GPS数据进行捷联计算,确保了飞行参数的稳定性和准确度。经与飞机自身GARMIN数据对比,一致性良好。
三、存储模块
SD卡:可插拔SD卡存储便于日常数据提取;保护性存储:耐高温火烧、抗强冲击和强挤压。
四、数据应用分析
汇聚飞行数据和音视频数据,实现数据融合分析和可视化智能应用,对驾驶舱音视频、飞行参数进行立体展现。
五、运维APP
通过外置USB接口的wifi模块,安装有运维APP移动终端能和GAIDR进行数据交互,实现音视频和飞参实时查看、各模块工作状态检查等功能,极大的方便了安装调试和日常运维检查。
通航综合数据记录器在各类机型上均有良好表现,在运12、AS350、塞斯纳172、钻石42、西锐20等机型上完成了改装和应用。目前已在飞行学院、校飞中心以及飞龙、国网通航、中航通飞、北大荒通航等多家知名航校、大型通航企业进行了装机应用。截至2021年底,通航综合数据记录器已完成交付350余台套,实现成果转化收入已超过2600万元。
该产品的推广应用,将提升通航飞机的运行安全水平和通用航空监控能力,促进通航业的快速健康发展,确保通用航空安全发展。未来,航科公司将近一步在科技创新主战场上踔厉奋发,推动更多的创新创效成果产出,为保障民航安全持续贡献力量。